
电缆隧道监控系统介绍
1.1.1.4 安全性
电缆隧道综合监测系统应满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及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在运行过程中应确保不对电网安全运行产生负面影响,不因系统本身的故障或错误导致电网安全事故。
1.1.2 系统管理平台层
系统管理平台层主要功能包括:系统模型、图形管理、系统资源管理、安全防护管理、与其他系统交互等。
1.1.2.1 全景数据建模
全景数据建模包括元数据管理功能和建模功能。
a) 元数据管理实现对基础元数据、业务元数据的管理,其功能包括元数据的收集、存储、编辑、发布、查询等。
b) 系统具备可视化的绘图建模功能,实现对电网运行相关各类模型、图形信息的统一维护,可提供图模一体化的图形绘制、模型建立与参数维护、模型库浏览与编辑、模型导入与导出、模型合并与拆分、图形导入与导出等功能。
系统模型包括:电网模型、电缆隧道模型,图形包括:配网接线图、电缆接线图等,该部分为系统应用层提供模型基础;系统能够完成模型、图形的备份与恢复。
1.1.2.2 系统资源管理
系统资源主要包括硬件环境(服务器、工作站、存储设备、网络等)和通用基础软件(操作系统、关系数据库、商用中间件等),为系统主站运行提供软硬件基础平台。
系统应能对硬件资源的使用情况(CPU负载率、内存使用、磁盘使用、网络流量等)和软件资源的运行情况(服务状态、进程状态、主备状态等)进行监视,并能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控制,包括:停止服务/进程、关闭异常进程、重启服务/进程、主备切换等)。
1.1.2.3 安全防护管理
系统应统一考虑安全防护设备的配置及其管理,应满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及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要求,进行权限管理、网络管理、安全审计等,为系统提供安全保障。
1.1.2.4 与其他系统交互
系统通过企业总线与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输电生产管理、营销自动化系统等,以IEC 61970 CCAPI系列的公用信息模型(CIM)和组件接口规范(CIS)为标准进行数据交互。
1.1.3 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层主要负责各类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交互。
提供开放的前置基础运行环境,能够容纳各种前置应用的接入。包括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多种终端设备、多种通信规约,并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充。
能够对各种常见的通信规约,包括但不限于IEC 60870- 6- 101 / 102 / 103 / 104、IEC 61850等进行处理,实现与终端及其它系统数据及控制指令的交换。
接收、处理不同格式的模拟量、状态量、电能量,具体采集数据类型见附录A;
可对采集数据按设定周期进行召唤刷新,可对指定区域进行数据召唤刷新;
具备根据设定周期定时自动采集或人工随时召唤终端保存的历史数据。